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31.
本文分析,计算了中华姬鼠和中华鼩(?)的氮、磷、钾、钠、钙、镁、钡、铝、铁、铜和锌的含量及原子比率。发现除氮外,其它元素含量均有种间差异。此外,估算了10个元素的现存量。  相似文献   
132.
中国大陆东部地区黑线姬鼠亚种分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刘春生  吴万能 《兽类学报》1991,11(4):294-299
  相似文献   
133.
对仓山和洱海国家自然保护区4种年龄的森林以及周边的农田、果园、荒山灌丛和非保护区6种年龄的森林中齐氏姬鼠(Apodemus chevrieri)和大绒鼠(Eothenomys miletus)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研究了森林中2种小兽与栖境因子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其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齐氏姬鼠和大绒鼠的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706和0.641,生态位重叠度为0.831。聚类分析显示:农田中2种小兽的种群数量最高;在非保护区森林、灌丛和果园,齐氏姬鼠和大绒鼠的数量显著低于农田,而高于保护区森林。人类干扰活动对森林底层植物有显著影响,能显著降低灌木的覆盖度、物种多度(除了6~10年生的森林)和密度,而增加草本植物的覆盖度和密度。回归结果表明,2种小兽的数量与森林草本植物的覆盖度呈正相关,而与灌木的密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4.
We describe the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14 microsatellite loci in the striped field mouse from genomic DNA-enriched libraries in this paper. The 14 new loci were tested in 24 individuals from four populations in Southwest China. These loci were highly polymorphic with numbers of alleles per locus ranging from 6 to 14 and expected heterozygosities from 0.789 to 0.925. All loci followed Hardy–Weinberg expectations except SFM4, SFM11 and SFM13 loci. No significant linkage association was found among all loci. The 14 novel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loci will be useful in studying phylogeography and population genetics of the striped field mouse.  相似文献   
135.
东灵山辽东栎林啮齿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9~ 2 0 0 1年采用标记重捕法对东灵山小龙门林场辽东栎林啮齿动物群落进行了 1 2次调查。共布 2 93 6笼日 ,捕得啮齿动物 2 68只 ,平均捕获率为 9%。啮齿动物群落包括三科四属 ,由朝鲜姬鼠(Apodemuspeninsulae)、社鼠 (Niviventerconfucianus)、棕背 (Clethrionomysrufocanus)和花鼠 (Eotamiassibiricus)组成 ,分别占群落的 85 5 %、8 6%、3 0 %和 2 6%;朝鲜姬鼠为优势鼠种。标记重捕调查表明朝鲜姬鼠重捕率无性别差异 (t =0 91 3 ,P >0 0 5 )。啮齿动物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呈“低 高 低”年间波动趋势 ,差异不显著 (t=0 1 65 ,P >0 0 5 ) ;生态优势度指数变化趋势反之 ,样地间无显著差异(t=0 0 64,P >0 0 5 )。可以认为该地区辽东栎林中啮齿动物群落结构较稳定。  相似文献   
136.
为了检测左炔诺孕酮-炔雌醚(EP-1)对雄性中华姬鼠和黑线姬鼠的不育效果, 将32只雄性中华姬鼠和30只雄性黑线姬鼠分为 30mg/kg 单剂量组、30mg/kg多剂量组和对照组, 15d 和 45d 后剖检, 比较睾丸、附睾、储精囊、精子密度、睾酮含量及睾丸组织形态的变化。结果发现:给药后第 15 天,两种试鼠的睾丸、附睾、储精囊的重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精子密度、睾酮含量显著下降; 曲细精管结构破坏明显。给药后第45天,处理组各生理指标继续下降,但与第15天相比差别不显著;单剂量组和多剂量组在两个时间点的差别并不显著。结果表明,EP-1对雄性中华姬鼠和黑线姬鼠的繁殖器官有显著抑制效果,单次给药与多次给药的不育效果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37.
高山姬鼠幼仔的生长发育和产热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高山姬鼠幼仔56 d 的生长资料初步分析了其生长发育规律;用电子天平测量了体重的增长过程; 用开放式呼吸仪测定了静止代谢率(Resting metabolic rate,RMR)、非颤抖性产热(Nonshivering thermogenesis, NST)以及肺皮蒸发失水(Evaporative water loss,EWL)。依据逻辑斯蒂曲线的拐点,高山姬鼠的体重生长可划分为加速生长相和减速生长相。幼仔的体温在17 日龄前逐渐升高,35 日龄时接近成体水平;静止代谢率和非颤抖性产热在17 日龄前随日龄逐渐增大,17 日龄后与体重成异速增长关系,RMR 在49 日龄时接近成体水平,NST 在6 日龄内即被激活;蒸发失水在断乳前较断乳后为高。高山姬鼠为典型的晚成性发育动物。高山姬鼠较短的妊娠期、较大的胎仔数、较长的哺乳期与其食物资源较丰富有关。  相似文献   
138.
横断山区中华姬鼠的体温调节和蒸发失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中华姬鼠的生理生态适应特征,对该鼠的代谢率、热传导、体温和蒸发失水等生理生态指标随环境温度从-5℃ ~ 35℃ 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中华姬鼠的热中性区(TNZ)为20℃ ~ 30℃ ,平均体温为37. 2 ±0.3℃ ,体温在20℃ ~30℃ 范围内维持恒定;基础代谢率为3.17 ±0.08 ml O2 / g· h,最大非颤抖性产热为5.99 ±0.58 ml O2 / g· h,非颤抖性产热范围(最大非颤抖性产热与基础代谢率的比率)为1. 90,平均最小热传导(Cm )为0.16 ± 0.02 ml O2 / g· h℃ ,热中性区内,中华姬鼠的F 值(RMR /Kleiber 期望RMR)/ (C /Bradley 期望C)为1.58 ±0.10,中华姬鼠的蒸发失水随着温度增高而增加,蒸发失水在35℃ 达到峰值,为0.10 ±0.02 mgH2 O/ g· h。这些结果表明中华姬鼠对林地的适应特征是:基础代谢率较高,体温相对较低,最小热传导率与期望值相当,热中性区较宽,下临界温度较低;较高的最大非颤抖性产热和非颤抖性产热范围;蒸发失水在体温调节中占一定地位;这些特征与该物种的生活习性和栖息生境等因素密切相关,也可能是该物种对横断山区的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9.
针对洞庭湖区实施的“退田还湖” 重大生态环境恢复工程,以原有“围湖”造的垸田和垸外湖滩为对照,对退田还湖区(含双退与单退两种形式)的啮齿动物群落于2003 ~ 2006 年进行定位观察。采用夹捕法进行采样,于每年的1 月、4 月、7 月、10 月进行。比较洞庭湖不同退田还湖类型区东方田鼠和黑线姬鼠种群的繁殖
指标参数。总体来看,调查期间东方田鼠和黑线姬鼠的繁殖指数要比上世纪80 ~90 年代报道的要高,这与前几年其种群处于年数量低谷有关,是东方田鼠和黑线姬鼠种群负反馈机制的体现。不同类型生境间的比较结果显示,单退垸与原有生境没有明显变化,而双退垸内黑线姬鼠和东方田鼠均有较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双退垸内夏季东方田鼠保持高的繁殖能力和黑线姬鼠的繁殖力锐减。由于双退垸的高程优势,鼠群在夏季汛期不会迁出垸内,仅迁移集中至较高区域,这种水位变化引导的害鼠种群迁移应该是造成繁殖变化的主要原因。由于黑线姬鼠不适应这种迁移以及集中后与东方田鼠的激烈竞争,迁移到高地后的黑线姬鼠几乎停止繁殖,繁殖指数仅为0.03 (I♀ = 0.05),明显低于当期其它生境。值得注意的是夏季滞留在双退垸内的东方田鼠,繁殖强度却不减,繁殖指数达1.54 (I♀ = 3.36),与春季湖滩种群的相当。说明没有经过长距离迁移的东方田鼠种群,在夏季仍会保持较高的繁殖强度,与夏季被迫远距离迁入农田的东方田鼠种群繁殖力急剧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由此可知,在初夏如果有适宜的栖息地(如双退垸的高台、原有堤岸等),东方田鼠仍能保持较强繁殖力。本文揭示了双退垸内水位变化引发种群迁移后东方田鼠和黑线姬鼠繁殖能力的这种迥异表现,具体深层次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0.
大林姬鼠的核型与B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金星  赵小凡  齐洪英  高兴善  张来  关振学  王春海 《兽类学报》2000,20(4):289-295,T001,T002
采用骨髓染色体制片法 ,对分布于吉林长白山、山东泰山和陕西秦岭的大林姬鼠的染色体组型、C -带、G -带和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进行了观察分析。发现 3个地区标本的染色体数目存在着显著差异。东北标本的 2n =48~ 51 ,A组染色体为 48条 ,均由端着丝粒染色体组成 ,同时具有 1~ 3条B染色体 ,其形态为中着丝粒染色体 ;山东标本的 2n =53~ 62 ,A染色体同样为 48条端着丝粒染色体组成 ,具 5~ 1 4条B染色体 ,其中 1条为较大的中着丝粒染色体 ,其余为小的中着丝粒和点状染色体。秦岭标本 2n =48~ 49,A染色体为 48条端着丝粒染色体 ,具 1条形态很小的端着丝粒B染色体。3地标本的B染色体均存在个体间和个体内变异。长白山标本B染色体的细胞克隆数目为 1~ 2 ,泰山标本为 1~ 3。在 3地标本中 ,中着丝粒B染色体呈现C -带阴性 ,点状B染色体呈中度深染。通过对减数分裂的观察 ,多数B染色体是以单价体的形式存在。中国长白山种群的B染色体数目和形态与朝鲜种群相似。与欧洲种群存在着显著差异。泰山种群的B染色体数目和形态与朝鲜种群及欧洲种群均存在显著差异。泰山种群与秦岭标本同属华北亚种 ,但它们的B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